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律师文化 >> 上海律师 >> 2017 >> 2017年第08期
《上海律师》编委会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办:
编 辑:《上海律师》编辑部
编辑委员会主任:邵万权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张鹏峰
    廖明涛  黄宁宁  陆 胤
    韩  璐  金冰一  聂卫东
    徐宗新 
编  委   会: 李华平 胡 婧
      张逸瑞 赵亮波 王夏青
      赵  秦 祝筱青 储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闫 艳
      应朝阳 陈志华 周 忆
      徐巧月 翁冠星 黄培明
主       编: 韩璐  
副  主  编: 谭 芳 潘   瑜
  曹   频  
   责任编辑: 王凤梅  
摄影记者: 曹申星  
美术编辑: 高春光  
编       务: 许 倩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号均瑶国际广场 33 楼
电 话:021-64030000
传 真:021-64185837
投稿邮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网上投稿系统:
//www.ekozeni.com/wangzhantougao
网址(东方律师网)
www.ekozeni.com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K 第 272 号)
本刊所用图片如未署名的,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30岁创办律师事务所是怎样的体验?

2017年第08期    作者:卫新    阅读 16,069 次

编者按:

为弘扬行业优秀文化,促进行业交流,上海律协以真人、真事、真情为主题,于20161127日举办了聆听律师的声音(第一季),让律师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首季邀请了包括上海律协会长俞卫锋在内的8位律师,讲述了各自的执业故事,展现了上海律师多角度的工作和生活。活动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律师嘉宾们的执业故事触发了广大同行的感悟与共鸣,他们的执业经历和经验则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上海律师》陆续刊出他们的演讲故事,以飨更多读者。

 

30岁创办律师事务所是怎样的体验?

卫新

 

大家好,我是卫新,30岁的时候,我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

30岁开一家律师事务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果概括成四个字,那就是:说来话长。

千禧年的时候,我20岁,认识了一个女网友,我们都是学法律的,特别谈得来。有一天,聊到未来的梦想,我们相约,若干年后,一起去创建一家律师事务所。

对于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律师事务所,我们并不清楚。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大概是法律人的情怀和理想吧。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比翼双飞、一帆风顺的故事,那么你错了。法学院毕业的时候,我没有得到特别理想的律师职位,而是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在那里,度过了非常辛苦的几年,每一个合同,每一项制度,每一项流程,都是没有前人指导的情况下自己摸索的。创业公司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有一天过了凌晨,家里来电话,问:卫新,你何时回来?我说:已经做完了工作,马上就回家。结果家里人等了2个小时也不见我踪影,原来我骑电动车过桥的时候,摔倒了,结果我居然躺在桥下睡着了,这就是创业公司的生活方式。几年工夫,公司快速发展,日新月异,业绩骄人。而我创建了法务部,随后又分管了行政部,到达了一个相当于副总的位子。

如果你以为,这是接下来是一个草根逆袭、一马平川的故事,那么你错了。在公司里,法务经常要让位于业务。那几年,我常常想,法律不仅仅具是工具,它本身也是目的。作为法律人,我应该有更大的人生价值,我不应该停下脚步。

2010年,我30岁,过生日的凌晨,我突然从梦中惊醒,望着墙上的指针划过12点,我突然有一种悲伤,男人三十而立,这句话一直听起来很遥远,那一天却特别真切。我回想起了20岁时的梦想,开一家律师事务所,我对自己说,不应该忘了年少时的梦,应该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了。

有人说,律师职业就像医生,老了才吃香,这么年轻就去开一家新的律师事务所,估计会撞个头破血流。而我以为,我们的时代,正大步向前,法律的职业充满挑战和机遇。我很庆幸,我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先后参与了一个公司的创业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我的专业度和管理能力也得到高速成长。这就是一个从01的过程。

01是一种自然而然地积累。而1确立之后,后面能挂几个0,发展到什么程度,则充满着无限可能。

我记得律所开业的第一天,我对最初的七个同事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的是2.9年,所以,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能活过2.9年。所以,你看,我定的小目标,不是先赚一个亿。而是,活过平均数。到今天,星瀚律师事务所已经6年了,我们不仅活过了平均数,而且发展得还不错。

顺便交代一下,前面说的女网友,最后成为我的家庭合伙人。

创业6年,经历的事情很多,欢笑伴着苦痛,手忙脚乱,不断试错,也有很多收获,有两点我个人的理念和大家分享:

一是专业创造价值。年轻并不意味着不专业,恰恰相反,因为年轻,我们必须拼专业。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初期,有一家知名的国际传媒机构打算进军中国,他们找到我们,他们没有委托顶尖的国际所原因是国际所没办法帮他们办出营业执照,这家传媒机构没有商业登记证书,主体资格是一部法案,这在实践中,工商登记是很难接受的。

我记得,那天在浦西的四季酒店,我拿出一叠厚厚的年检资料,指着附表的一行小字询问总裁:是否可以用这个公司做股东呢?

总裁楞了一下,问旁边的法务总监:我们有这么一家公司吗?法务总监也楞了,说她也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于是她们当场打电话回去核实,过了半个小时,电话来了,说确实有这样一个公司,可以做股东。总裁非常高兴,当场就拍板,这个项目就委托星瀚了。总裁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SAM,你们很专业,因为你们发现了我们自己没有发现的细节。但是她不知道,之前我们已经看过了几百份资料,做足了功课,准备了几份预案,这就是我们要拼的专业,我们要做的法律技术派。

二是共创才能共赢。作为一个年轻的律师事务所主任,我要求自己是最先付出的,并对所有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兜底;只有先成就你的合作伙伴,才能发展律所的共同事业。

我们所有一个合伙人,当初他说想入伙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就当时的情形来讲,他的业务和我是重叠的,我们在房地产领域有相同的经验和背景,而房地产业务也是当时律所重要的业务收入。我深深地知道,作为律所主任,我显然更具有优势地位,如果不作出取舍,近距离的各自发展,这位合伙人的长期发展肯定会受到限制。我想,一个团队的方向,不是领头人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特别是面对重要的利益,取舍和选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放弃原有的房产业务,把一些房产的资源和人员划给了新的合伙人。让新的合伙人领导既有的房地产品牌团队,自己带头拓展和深耕公司和金融业务。如今,专业分工、业务合作、共创发展的方向,也让星瀚的合伙人们更加紧密,更加团结。

30岁开一家律师事务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想,创设是容易的,创业是艰难的。自从做了律所主任,我既要做业务又要做管理,还要思考市场的变化和平台的发展,再也找不回曾经单纯办案的轻松与自由,但同时创建了一个平台,成就了更多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成就自我的过程。回望走过的职业道路,每一步都不是刻意为之,却自有其内在的逻辑。如果没有创业公司的经历,我就不会知道创业的艰难,不会知道自己拥有主导事务的愿望与潜力,如果没有此前律师事务所的历练,我就不会这么深切的了解这个行业,不会思考律师职业的困局与希望;如果没有创建星瀚律师事务所,我就不会结识这么多优秀和可爱的人,更不会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

马克斯.韦伯说: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如果我们屈服于现实,那只是动物,只有我们去追求那些看似遥远的理想,甚至仅仅是你自己编织出来的意义的时候,并且把自己的生命都挂在上面的时候,你才是个人。做一家有品质的、不一样的律师事务所,专业亲切,温暖欢乐,这就是我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

 

卫新

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律协融资租赁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业务方向:公司股权、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版权所有 ©2017-20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