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2 月 11 日,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法治文化沙龙再次举行。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研究委员会主任计时俊受邀参加此次沙龙活动。参加本次沙龙的还包括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兼上海法治声音主编王凤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朱妙、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姚建龙、上海浦东法院刑庭副庭长刘娟娟、上海市阳光青少年事务中心长宁工作站站长助理韩婧、安利公益基金负责人范强等领导。
与会人员就困境儿童保护达成共识,呼吁上海率先从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文化等方面预防少年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14年,我国少年司法工作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年。 30 年间,上海共判处未成年罪犯 33602 人,其中 2007 年达到最高峰 2682 人, 2013 年这一数字降到 1045 人。与此相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减少的同时,却是涉少民事纠纷案件的增多。司法实践中,不少民事纠纷被告人以未成年人子女无人照料,作为逃避刑事处罚的借口和“护身符”,甚至有的当事人为了转嫁矛盾或逃避责任,将未成年子女弃之不顾。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民事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与会人员均认同,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应当更多考虑“未雨绸缪保护未成年人”,这比用十倍力气到最后的“亡羊补牢”要来得有效。 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研究委员会主任计时俊律师在主题发言中,从当前困境儿童法律保障体系的得失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监护制度不完善、政府干预缺位和监护方式较少等缺陷,建议尽早将困境儿童列入寄养管理体系,为监护权缺失的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有统一标准的、持续稳定的保护,帮助困境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